我国城市垃圾来源及现状
关键词:城市垃圾
摘要: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 ,城市垃圾问题变得日益突出。由于城市垃圾产量与日俱增 ,且产生量远大于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 ,致使我国约有2/ 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。且有 1/ 4 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,垃圾污染事故频出 ,严重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。城市垃圾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。
1,城市垃圾的来源与产生现状
1. 1 城市垃圾的来源及其特征
根据垃圾产生源不同 ,可将我国城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生活垃圾、街道保洁垃圾和集团 (机关、学校、工厂和服务业) 垃圾三大类。居民生活垃圾来自居民生活过程中遗弃的废弃物 ,主要有易腐有机物、煤灰、泥砂、塑料、纸类等构成。它在城市垃圾整体中 ,不仅数量占据首位 ,而且成分最为复杂 ,其构成受时间和季节的影响 ,变化大且极不均匀。街道保洁垃圾来自清扫马路、街道和小巷路面。其成分与居民生活垃圾相似 ,但是泥沙、枯枝落叶和商品包装物较多 ,易腐有机物较少 ,平均含水量较低。集团垃圾系指机关、团体、学校、工厂和第三产业等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。它的成分随发生源不同而变化。与居民生活垃圾相比 ,具有成分较为单一稳定 ,平均含水量较低和易燃物、特别是高热值的易燃物多的特点。
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主要受城市的规模、性质、地理条件、居民生活习惯、生活水平和民用燃料结构的影响。城市垃圾的产生大部分集中于大中城市 ,其中大城市又占有优势。一般情况下 ,经济发达、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 ,有机物如厨余、纸张、塑料、橡胶的含量均较高。以燃煤为主的北方城市 ,受采暖期影响 ,垃圾中煤渣、沙石所占的份额较多。
1. 2 城市生活垃圾产生现状
城市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。近年来 ,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,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总量大幅度增加。自 1986 年以来 ,我国的城市垃圾平均以每年 9. 1 %的速度增长(图 1) ,少数城市(如北京) 的增长率达 15 %~20 %。2000 年 ,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已达 1. 18 ×108t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在垃圾产生量方面占有重要比例。生活垃圾产量的 60 %集中在全国 50 ×104 以上人口的 52 座重点城市[4 ] 。此外 ,近年来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高速增长趋势也不容忽视。
生活垃圾总量大幅度增长首先与我国城市数量增加有关 ,1986 年全国城市数量为 353 个 ,2000年增加到 663 个 ,增加了近一倍 ;其次 ,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也是导致城市生活垃圾增加的主要原因 ,2000 年的 663 个城市中 50 ×104 以上人口的城市有 93 个。以消费性为主的省、市 ,居民生活垃圾所占比例较大 ,如北京、海南和上海 ,工业固体废弃物分别只占城市垃圾总量的 2 %、11 %和 15 %。以上海市为例:上海市人口密度从 1970 年的 1 743 人/ km2,增加到 2000 年的2084 人/ km2,增加了近 20 % ,而同时生活垃圾总量也从 1970 年的 61 ×104t ,增加到 2000 年的 641×104t ,年平均增长率高达 30. 7 % 。
我国城市垃圾在总量迅速增加的同时 ,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,表现出生活垃圾中的无机物含量持续下降、有机物含量不断上升、可燃物增多、可利用价值增加的趋势。